从“孤儿”到“唐”:病毒式传播下的网络语言异化路径与效应研究

引言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语言不仅承担沟通工具的基本功能,更成为网络文化与情绪表达的重要载体。尤其在梗文化(Meme Culture)与病毒式传播的助推下,许多传统词汇迅速脱离原始语境,经历了符号化、情绪化甚至污名化的变迁。这种现象表面上是网络语言的创新与娱乐表达的体现,实则蕴含了对社会文化与群体关系深远的影响。

以“孤儿”“伞兵”“唐”等词汇为例,这些语言符号原本各具独特语义和背景,却在网络环境中被迅速异化。“孤儿”作为传统意义上描述父母双亡或被遗弃儿童的词汇,逐渐演变为网络用语,用于形容孤立无援的游戏玩家、作弊者,甚至用以批评低质量内容;“伞兵”从军事术语中的空降部队士兵符号化为对鲁莽或缺乏计划行为的嘲讽;“唐”则由医学术语“唐氏综合症”转化为对特定行为或个体的调侃与隐喻。这些词汇通过梗文化与短视频平台的病毒式传播,不仅在网络空间中实现了爆发式的流行,还渗透进日常交流中,成为社交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梗文化是推动这一现象的重要引擎。作为网络文化的核心之一,梗文化通过符号化与简化赋予语言全新的传播能力。它以娱乐性、情绪化为特征,使语言符号在病毒式传播中更易被接受和复制。然而,这种简化与情绪化的背后,却隐藏着语言暴力、社会偏见与文化生态粗鄙化的风险。

因此,本研究以“孤儿”“伞兵”“唐”三词为切入点,结合梗文化与病毒式传播的特性,探讨网络语言异化的内在机制与社会文化影响。文章将围绕以下主题展开:梗文化与病毒式传播的互动机制及其对语言异化的推动作用,异化语言在不同语境中的传播路径与使用特点,以及这一现象对社会情绪、文化表达与群体关系的深远影响。通过这些分析,本研究希望为理解网络语言演变规律提供新的视角,并探索引导健康网络语言生态的可能性。

第二部分:语言异化的理论基础

语言异化现象的形成是多学科理论交叉作用的结果。病毒式传播与梗文化作为关键驱动力,不仅塑造了语言符号化的特性,还对其社会、心理和文化功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部分从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与语言学等视角出发,探讨语言异化的理论基础。

2.1 病毒式传播的驱动机制

  1. 传播学视角:病毒式传播的核心特性
    • 高情绪感染力
      病毒式传播依赖情绪化内容驱动,愤怒、幽默或嘲讽等强情绪因素可显著提高用户的互动与分享意愿(Berger & Milkman, 2012)。例如,“伞兵”作为嘲讽鲁莽行为的符号,其情绪化特性推动了传播效应。
    • 算法助推与推荐机制
      平台算法通过优先推送高互动性内容(如带有“孤儿”“唐”等标签的视频),放大了符号化语言的传播范围,使其迅速跨圈层流行。
    • 快速扩散与循环放大
      病毒式传播借助用户间的社交网络迅速扩散,而高频重复使用又强化了语言的符号化特性。
  2. 社会学视角:网络空间的群体互动
    • 群体归属与身份认同
      符号化语言作为圈层文化的标志,通过重复使用构建了用户间的共同语境。例如,“唐”的使用不仅表达情绪,还成为短视频用户群体的身份标签。
    • 社会隔阂与群体对立
      病毒式传播中的符号化语言往往伴随标签化与情绪化,强化了圈层间的文化隔阂和对立情绪。例如,“孤儿”的异化使用可能引发不同用户群体的冲突。

2.2 梗文化的语言符号化特性

  1. 多义性与适配性
    • 梗文化语言的符号化特性使其具备高适配性,可在不同场景中被重新定义和使用。例如,“伞兵”在游戏场景中指代鲁莽玩家,而在社交语境中则泛指轻率的行为。
  2. 高娱乐性与情绪化
    • 梗文化语言通过调侃和戏谑满足用户的情绪表达需求。例如,“唐”的传播融合了幽默与嘲讽,易于引发情绪共鸣和群体互动。
  3. 标签化与快速固化
    • 梗文化语言通过病毒式传播迅速完成标签化与符号化,其语义在重复使用中被固定。例如,“孤儿”的符号化固化了其贬义倾向,削弱了原本的情感内涵。

2.3 心理学视角:情绪驱动与认知简化

  1. 情绪优先的传播动机
    • 符号化语言依赖情绪优先的传播机制。用户在传播“唐”或“伞兵”时,优先表达愤怒、嘲讽或幽默情绪,而非关注原始语义。
  2. 认知负担的降低
    • 符号化语言通过简化复杂概念,降低了用户的认知负担,使其在传播中更加高效。例如,“伞兵”用简单词汇概括复杂行为,满足快节奏传播的需求。
  3. 从众心理与社交货币
    • 用户倾向于模仿流行语言以获得群体认同,“孤儿”等词汇的使用不仅传递情绪,也象征用户对流行文化的掌握和参与感。

2.4 语言学视角:符号化与语义漂移

  1. 符号化语言的特征
    • 病毒式传播中的语言符号化倾向表现为语义的简化与情绪化。例如,“孤儿”从描述父母双亡的群体语义,演变为对孤立行为的情绪化符号。
  2. 语义漂移与功能转变
    • 符号化语言在病毒式传播中经历语义漂移,脱离原始语境获得新的社会功能。例如,“唐”从医学术语转化为网络调侃的符号,语义与情感功能均发生显著变化。
  3. 快餐化与情感表达
    • 符号化语言通过快餐化的符号表达迎合了网络文化的快节奏需求。例如,“伞兵”通过高频使用与模仿,迅速成为情绪化表达的工具。

第三部分:病毒式传播与语言异化的传播机制

符号化语言的病毒式传播是一种复杂的传播现象,它通过梗文化的娱乐化特性、平台算法的助推以及用户群体的互动实现快速扩散。本部分将从传播路径、驱动机制和跨文化影响三个维度,分析“孤儿”“伞兵”“唐”等词汇的传播特性与语言异化的内在逻辑。

3.1 传播路径:从圈层文化到大众流行

  1. 起源与初步传播
    • 符号化语言通常起源于特定圈层,如游戏玩家、短视频创作者等。例如,“伞兵”起初是游戏直播中的调侃术语,而“唐”则诞生于短视频平台的弹幕文化。
    • 起源群体对符号化语言的反复使用构建了特定语境,其语义逐渐从专业化走向普适化。
  2. 多平台联动扩散
    • 病毒式传播依赖多平台联动实现大规模扩散。例如,“孤儿”最初出现在游戏直播平台,随后通过微博、短视频平台传播到更广泛的语境。
    • 符号化语言在跨平台传播中被重新定义,语义进一步泛化。
  3. 跨圈层传播与再创造
    • 符号化语言通过跨圈层传播进入更广泛的文化领域。例如,“唐”在短视频平台中被广泛模仿和再创造,最终成为大众流行语的一部分。

3.2 驱动机制:梗文化与算法的协同作用

  1. 梗文化的高娱乐性与互动性
    • 符号化语言通过梗文化实现快速传播,其幽默性和娱乐化特质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例如,“伞兵”作为调侃性语言,通过表情包和视频再创作强化了传播效果。
    • 用户的模仿与互动构建了符号化语言的传播生态,使其成为网络社区的重要文化符号。
  2. 平台算法的推荐与强化
    • 平台算法优先推送高互动性和情绪化内容,例如带有“孤儿”“唐”等标签的视频,从而放大了符号化语言的传播范围。
    • 高频推荐与重复展示形成了语义固化效应,推动语言符号化的同时弱化了原始语义。
  3. 用户心理与传播动力
    • 从众心理和社交货币效应是符号化语言传播的核心动力。用户通过模仿符号化语言获得群体认同,同时满足社交互动需求。
    • 情绪驱动的传播动机使符号化语言成为宣泄情绪与表达身份的工具。

3.3 跨文化影响:代际隔阂与社会认同

  1. 代际传播的文化断层
    • 病毒式传播中的符号化语言往往加剧代际隔阂。例如,年轻用户对“唐”“伞兵”等网络词汇的熟悉感,与中老年群体的陌生感形成显著的文化断层。
    • 符号化语言在代际传播中面临语义解释与文化接受的障碍。
  2. 社会认同与文化冲突
    • 符号化语言通过病毒式传播强化了群体内认同,同时也引发了跨文化冲突。例如,“孤儿”在不同群体间的使用可能伴随误解与争议,加剧文化对立。
    • 在国际传播中,符号化语言的语义漂移与文化适应进一步复杂化,使其在跨文化交流中面临翻译与再语境化的挑战。

第四部分:符号化语言的案例分析与异化现象

为更深入理解符号化语言在病毒式传播中的异化过程及其社会文化影响,本部分选取“孤儿”“伞兵”“唐”三类符号化语言,分析其语义演变、传播路径及社会效应。这些案例既具有典型性,也反映了网络文化与社会情绪的复杂互动。

4.1 “孤儿”:情感淡化与攻击性标签化

  1. 语义演变
    • 原始语境:传统上,“孤儿”是指父母双亡或被遗弃的儿童,带有强烈的情感价值,通常唤起同情心和关爱。
    • 网络语境:在《英雄联盟》等游戏直播平台中,“孤儿”被用来嘲讽孤立无援的玩家,或形容使用作弊手段的个体。此后,该词进一步泛化,成为批评内容剪辑质量差的流行用语,如“孤儿剪辑”。
  2. 传播路径
    • 初步传播:起源于游戏直播圈,伴随主播与玩家的互动快速流行。
    • 跨平台扩散:通过短视频平台和微博的推荐算法,“孤儿”从特定语境传播至更广泛的社会语境。
  3. 社会效应
    • 情感淡化:符号化使用削弱了“孤儿”的原始情感意义,变成对失败或错误的攻击性标签。
    • 语言暴力:高频使用中强化了语言攻击性,使其成为表达不满或批评的快捷工具。
    • 隐形冒犯:对真实孤儿群体造成潜在的情感伤害,助长社会对孤立个体的偏见。

4.2 “伞兵”:鲁莽行为的嘲讽与侮辱性泛化

  1. 语义演变
    • 原始语境:作为军事术语,“伞兵”指代空降部队士兵,象征着勇敢与专业精神。
    • 网络语境:在游戏和短视频中,“伞兵”逐渐转变为对鲁莽行为的调侃性用语,并进一步成为带有侮辱性质的泛化标签,常被用来形容不加思考的行为者。
  2. 传播路径
    • 短视频助推:短视频平台通过推荐算法放大了“伞兵”的传播范围,调侃性视频成为用户的情绪宣泄工具。
    • 弹幕文化强化:弹幕中对“伞兵”的高频使用,将其嘲讽性语义固化并扩散至其他网络场景。
  3. 社会效应
    • 负面标签化:原本中性或积极的军事术语被异化为负面符号,加剧了语言暴力的泛滥。
    • 文化隔阂:年轻用户对“伞兵”的娱乐化接受,与中老年群体对其原意的认知形成文化冲突。
    • 行为误导:对鲁莽行为的嘲笑可能进一步降低公众对理性与负责行为的关注。

4.3 “唐”:调侃娱乐化与社会污名化

  1. 语义演变
    • 原始语境:医学术语“唐”来源于唐氏综合症,用于描述一种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智力与生理缺陷。
    • 网络语境:在短视频平台中,“唐”逐渐成为对特定行为个体的调侃符号,用以嘲笑智力低下或行为特殊的人,完全脱离了其医学背景。
  2. 传播路径
    • 短视频与表情包:带有“唐”标签的调侃性视频与表情包迅速扩散,成为短视频文化的一部分。
    • 弹幕与评论互动:用户通过高频互动使“唐”的污名化语义固化,并进一步传播至社交媒体平台。
  3. 社会效应
    • 污名化加剧:强化了社会对智力障碍者的偏见,加剧了对弱势群体的边缘化。
    • 道德淡化:通过调侃智力障碍制造娱乐内容,削弱了公众的同理心与道德责任感。
    • 文化娱乐化:原本严肃的医学术语被娱乐化处理,模糊了公众对智力障碍问题的社会认知。

4.4 案例间的共同特征与差异

  1. 共同特征
    • 符号化与情绪化:三类符号化语言均脱离原始语义,成为符号化情绪表达的工具,带有嘲讽或攻击性。
    • 病毒式传播依赖性:均通过短视频、弹幕文化与社交媒体实现大规模传播与语义固化。
    • 负面社会效应:包括情感淡化、语言暴力、污名化与文化冲突等多重影响。
  2. 主要差异
    • 起源语境
      • “孤儿”源于情感性词汇。
      • “伞兵”来自军事术语。
      • “唐”起源于医学专业术语。
    • 传播场景
      • “孤儿”集中于游戏与综艺语境。
      • “伞兵”在短视频与直播中广泛使用。
      • “唐”主要依托短视频与弹幕文化传播。

第五部分:病毒式传播对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

符号化语言在病毒式传播中不仅推动了语言的快速异化,还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部分从语言暴力、社会情绪、文化生态、群体关系四个维度,剖析病毒式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双刃效应。

5.1 加剧语言暴力与情绪对立

  1. 语言暴力的扩散
    病毒式传播通过符号化语言助长了语言暴力:
    • 情绪宣泄的工具化:符号化语言(如“孤儿”“伞兵”)成为用户在网络环境中快速表达愤怒、讽刺的工具,强化了攻击性。
    • 攻击与防御的循环:高频使用符号化语言引发被攻击者的反击,形成网络互动中的恶性循环。
    • 理性空间的压缩:情绪化语言的泛滥使理性讨论被情绪表达所取代,降低了沟通效率。
  2. 情绪对立的加剧
    • 群体分裂:符号化语言强化了群体对立,如“伞兵”用语在不同用户群体间制造冲突,推动了标签化对立。
    • 代际隔阂:年轻人对符号化语言的熟悉与中老年群体的陌生感形成代沟,影响跨代际沟通。

5.2 强化社会偏见与弱势群体边缘化

  1. 弱势群体的污名化
    • 负面认知的固化:如“唐”强化了公众对智力障碍群体的刻板印象,导致社会偏见加剧。
    • 情感淡化与娱乐化:弱势群体问题被调侃化、娱乐化,模糊了其社会严肃性,使公众对弱势群体缺乏同理心。
  2. 标签化思维的流行
    病毒式传播中,符号化语言简化了个体与行为的复杂性,助长了社会的二元标签化思维。
    • “伞兵”的泛化:使鲁莽行为被普遍视为不负责任,忽视了复杂的行为背景与个体差异。
    • “孤儿”的攻击性转化:将同情词汇转化为批评工具,弱化了社会的情感价值观。

5.3 削弱语言生态与文化表达

  1. 语言的粗鄙化与简化
    • 病毒式传播强调内容的情绪化和快捷性,符号化语言逐渐失去深度表达的能力,使语言生态趋于粗鄙化。
    • 高频使用符号化语言(如“伞兵”)掩盖了更具思辨性的语言表达,削弱了文化讨论的广度与深度。
  2. 文化娱乐化的过度倾向
    • 如“唐”在短视频中的娱乐化使用,将本应严肃的医学问题转化为笑料,使文化表达缺乏责任感与深度。
    • 信息消费化:符号化语言以其快速传播与娱乐属性取代了对更复杂文化内容的关注,弱化了公众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

5.4 重塑群体关系与社会互动

  1. 群体认同的双刃剑
    符号化语言既是强化内部认同的工具,也可能加剧群体之间的排斥:
    • 内部互动的凝聚力:符号化语言通过共同语境使圈层内部互动更为紧密。
    • 群体对立的边界强化:如“孤儿”用语的扩散导致不同用户群体间的误解与矛盾加剧。
  2. 公众情绪的极化效应
    • 符号化语言的高频使用放大了网络中的情绪化表达,助长了对外排斥与内部情绪放大的极化趋势。
    • 娱乐与攻击并存:用户既以符号化语言获取娱乐快感,又因其攻击性引发更多冲突。

5.5 社会文化的双重变化

  1. 积极变化
    • 语言创新的推动:符号化语言的异化过程也为语言创造力提供了空间,使公众对新语境下的表达方式更为灵活。
    • 传播效率的提升:病毒式传播缩短了新词汇的接受时间,为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
  2. 消极变化
    • 社会情绪的负面投射:符号化语言助长了负面情绪表达,使社会互动更趋向对立与冲突。
    • 文化认同的单一化:符号化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压缩了文化表达的多样性,使文化讨论的深度与广度受到影响。

第六部分:优化策略与实践路径

6.1 平台层面的优化策略

  1. 权重调整与动态推荐
    • 降低负面语言传播权重:通过平台算法降低涉及符号化负面语言的内容在推荐中的权重,而不是直接屏蔽,让内容在自然降温中失去吸引力。
    • 基于语境的精准推荐:通过语义分析识别符号化语言的使用情境(如幽默或恶意),对具有负面倾向的内容限制推荐范围,对正向用途内容正常分发。
  2. 智能语义分析
    • 多维情感识别: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语言的情感属性,区分攻击性、调侃性与中性表达。
    • 实时动态优化:结合用户行为数据,动态调整内容在平台上的优先级,避免单一规则造成误伤或疏漏。
  3. 内容标签与风险提示
    • 标注敏感内容:对可能引发争议或负面情绪的语言,添加“敏感内容”标签,并提示用户。
    • 分级推荐:根据语言的符号化程度与情绪影响,设定多级推荐权重,确保传播的可控性。

6.2 用户层面的引导机制

  1. 个性化过滤选项
    • 用户自定义偏好:为用户提供语言内容的过滤与权重调节功能,让用户根据需求选择是否减少此类内容的推荐。
    • 屏蔽与关注模块:通过用户设定的关键词屏蔽与优先关注,提高个性化体验,同时减少对负面内容的被动接触。
  2. 语言正向引导
    • 替代性语言推广:通过推荐和奖励机制,推广更加幽默、创新但不具攻击性的语言形式,逐步替代负面符号化语言。
    • 多样化表达激励:激励用户使用具有文化深度和多元视角的语言,丰富网络交流的表达方式。

6.3 社会层面的教育与规范

  1. 公众教育与语言责任
    • 提高语言意识:通过媒体与教育体系普及网络语言规范,让公众了解符号化语言的社会影响及其潜在危害。
    • 推动健康交流:倡导使用更理性和多样的语言表达,减少情绪化、符号化语言的滥用。
  2. 跨代际沟通的融合
    • 弥合代际差距:通过文化活动和公共讨论,让不同年龄层对网络语言达成更深入的理解与共识,减少因符号化语言引发的误解与隔阂。

6.4 政策层面的支持与监管

  1. 语言使用规范化
    • 制定网络语言分级规范:由相关机构制定网络语言的使用指导和分级标准,为平台内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强化平台责任:要求平台在传播负面内容时负起责任,采取技术优化与透明化的管理手段。
  2. 法律规制与文化保护
    • 打击恶意传播:通过法律手段规制恶意使用符号化语言攻击弱势群体的行为。
    • 保护语言多样性:通过政策支持与文化活动,鼓励网络语言的创新与正向发展。

6.5 策略的核心思想:疏导胜于屏蔽

与其采取单纯的屏蔽手段,不如通过算法与用户引导机制,降低负面内容的传播权重,同时为正向表达提供更多的空间。通过权重调整、替代推广、用户教育和法律支持的多层次结合,实现符号化语言的合理使用与语言生态的优化。

实践价值与可行性

  1. 平台利益与用户体验的平衡:既维护平台的开放性和用户的表达自由,又避免负面内容对社会情绪和群体关系的破坏。
  2. 语言创新与规范的共存:推动网络语言向多样化、正向化发展,同时减少语言暴力与社会偏见。
  3. 多方协作与长效机制:通过技术优化、公众教育与政策支持,共同构建健康的网络语言环境,促进社会沟通的和谐与进步。

第七部分: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病毒式传播在推动网络语言创新的同时,也导致了语言符号化、情绪化以及暴力化等问题。以“孤儿”“伞兵”“唐”等网络词汇为例,这些语言的异化和广泛传播,深刻反映了平台算法、用户心理以及社会文化之间的复杂互动。这种传播模式不仅改变了语言的使用方式,还在群体认同、情绪表达、代际沟通等层面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本研究从传播学、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分析了病毒式传播如何推动语言异化及其负面效应。通过案例剖析与理论整合,提出了疏导优于屏蔽的优化策略,强调了平台技术、用户引导、社会教育和政策支持的协同作用。这些措施旨在平衡语言自由与社会责任,构建更加包容与健康的网络语言生态。

7.2 局限性

尽管本研究从多个角度对网络语言的病毒式传播现象进行了探讨,但仍存在以下局限:

  1. 案例的局限性
    仅选择了“孤儿”“伞兵”“唐”三个典型词汇作为案例,未能全面覆盖其他类型的符号化语言。
  2. 数据支撑不足
    研究主要基于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缺乏大规模数据分析与实证研究支持,可能影响结论的广泛适用性。
  3. 跨文化视角不足
    研究主要聚焦于中文网络语境,未充分探讨其他语言文化中类似现象的异同与互动。

7.3 展望

  1. 深入挖掘符号化语言的传播规律
    未来研究可通过数据挖掘与社交网络分析,探讨不同类型符号化语言的传播路径与受众特征,进一步揭示病毒式传播的内在逻辑。
  2. 跨文化比较研究
    结合多语言、多文化语境,比较不同社会对符号化语言的接受与传播模式,为构建全球化视野下的网络语言生态提供参考。
  3. 技术与伦理的动态平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未来可探索更加精准的语义分析工具,同时关注技术对语言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双重影响。
  4. 社会情绪与语言生态的互动机制
    进一步探讨社会情绪如何影响语言传播,语言又如何反作用于社会情绪,为社会稳定与文化交流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7.4 未来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文提出的疏导策略与优化路径,未来的网络语言环境可以在以下方面实现改进:

  1. 平台算法的社会价值导向
    平台可通过调整算法权重与推荐机制,减少负面内容的传播,同时推动优质内容的广泛扩散。
  2. 公众语言意识的提升
    教育与宣传活动可以提高用户对语言使用的责任感,减少符号化语言的滥用和误读。
  3. 政策与技术的协同作用
    法律规制与技术优化的结合,可以在保证表达自由的同时,减少语言暴力与社会偏见,为多元文化交流提供保障。

结语

网络语言的病毒式传播是技术、文化与社会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其内在机制的剖析和优化路径的探索,我们不仅能够理解这一现象的深层逻辑,还可以为构建更加和谐、包容的网络语言生态提供有效参考。在未来的实践中,需要平台、用户、社会与政策共同努力,让语言重归其沟通与理解的本质功能,为数字时代的社会文化注入更多的正能量与创新力。

参考文献

  1. Berger, J., & Milkman, K. L. (2012). What makes online content viral?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9(2), 192–205.
    伯杰, J., & 米尔克曼, K. L. (2012). 网络内容为何会传播开来? 市场营销研究期刊, 49(2), 192–205.
  2. Castells, M. (2009). Communication pow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卡斯特尔斯, M. (2009). 传播权力. 牛津大学出版社.
  3. Bourdieu, P. (1991).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布迪厄, P. (1991). 语言与象征性权力. 哈佛大学出版社.
  4. Danesi, M. (2017). The semiotics of emoji: The rise of visual language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Bloomsbury Publishing USA.
    达内西, M. (2017). 表情符号的符号学:互联网时代视觉语言的崛起. 美国布鲁姆斯伯里出版公司.
  5. Kaplan, A. M., & Haenlein, M. (2011). Two hearts in three-quarter time: How to waltz the social media/viral marketing dance. Business Horizons, 54(3), 253–263.
    卡普兰, A. M., & 海内林, M. (2011). 双心三拍:如何在社交媒体/病毒营销的舞蹈中跳舞. 商业前沿, 54(3), 253–263.
  6. 王宁. (2018). 网络语言的变迁与社会影响. 语言文字应用, 35(3), 45-52.
  7. 刘远军. (2021). 归因·困境·转向:互联网时代文字失语的亚文化症候. 见:文化研究年会论文集.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7-85.
  8. 张翠玲. (2024). 有话还得“好好说”. 江门日报, 2024-01-15(5).
  9. 白丽琛. (2023). 语言变异视角下污名化语言现象的探究. 北京:北京大学.
  10. 张一凡. (2022). 污名化标记的社会认知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
  11. 周洪波. (2023). 融媒时代编辑记者网络语言使用研究. 新闻传播研究, 29(1), 40-55.
  12. 林恩. (2022). 大学生网络言语社区的冲突现象及引导策略. 教育与心理研究, 13(4), 90–102.
  13. 罗美欣. (2023). “菜”字的历时演变研究. 汉字文化研究, 10(2), 23-30.
  14. 王晓明. (2024). 网络文化的快餐化倾向分析. 文化观察杂志, 2024-12-28.
  15. 刘梦奇. (2023). 网络语言暴力的社会心理机制. 社会学研究, 32(5), 101-115.
  16. 陈美玲. (2021). 网络语言的符号化与社会影响分析. 现代传播, 35(2), 66-72.
  17. 张玮. (2022). 社交媒体上的群体情绪表达与网络语言的互动. 传播学研究, 28(6), 57-65.
  18. 高翔. (2020). 短视频平台算法推荐对语言符号化的推动作用. 新闻学评论, 27(4), 48-53.
  19. 刘玲. (2021). 网络语言异化的负面效应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传媒学报, 15(3), 34-42.
  20. Danesi, M. (2020). The semiotics of social media: The use of symbols and memes in online communication. Routledge.
    达内西, M. (2020). 社交媒体的符号学:符号与迷因在网络交流中的使用. 罗德里奇出版社.

© 2024 Alex Lee.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
允许个人非商业用途转载,需保留作者署名并注明原文链接。
禁止商业用途转载,违者必究

滚动至顶部